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扼元 玉帐初鸣鼓 第九百八十四章 拍岸(上)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5 01:43:0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万人嫌深陷假死修罗场 誓不过江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无敌假太监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 

    地面上铺着两道厚重的木板,每一道都有八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由五层车厢板重叠而成,边缘打了铁钉固定。

    两条木板大致平行,一座用硬木料和铁制配件搭起来的架子横贯上方。架子顶端的横梁上,是一具灵活转动的结构,像个放在井口取水的辘轳。好几条汉子正吆喝着转动辘轳,把摆在车厢上的石板吊起来。

    随着石板完整升起,大车深陷在泥土的车轮隐约动了动。负责拉车的骡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车辕的受力变化,快活地嚼着草,打了个响鼻。

    这块石板是用以覆盖水沟表面的最后一块结构,特别长大且重,为了防止搬运时磕碰损坏,还在外头包裹了枯草和毡毯。被拉到空中以后,在地面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好了好了!够高了,停!现在往这边挪!」

    石板被吊高以后,站在旁边车顶眺望的时青连声叫唤。不过力工们并不听他的,而去看时青身旁的工头。当工头把两根手指塞在嘴里,有节奏地吹响口哨。负责转动辘轳的汉子便停下手,改为拽着横梁一端的绳索,把整根横梁缓缓地往前移。

    辘轳吃重,横梁两边与架子相接受力的地方,每一拖动,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响声。好在架子用用的材料牢靠,拼装的时候也用心,石板最终安安稳稳地降落在了水渠上方,放到了预丁的位置。

    民夫们随即把横梁往回推。接下去得把辘轳拆下来,把架子放倒,连带着底座一起运到另一个位置,继续给水渠安装石板。

    民夫里头有汉人也有蒙古人,拆装之类的精细活儿,大都是汉人在干。蒙古人这时候便拿出皮囊,大口喝着掺有少量烧酒的水,乐呵呵地在旁等着。

    按照朝廷的正式簿册,这片靠近鱼儿泺的地方暂时不属于大周的管辖,而是蒙古人的势力范围。从这里往东二百里到临潢府,不久前也还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是因为大周皇帝率部打了一仗,才迫使蒙古人的势力退出。

    如今临潢府虽已恢复,可驻军和百姓都少,出城不远还会撞上蒙古人的牧群。有经验的边疆老卒们都说,这种犬牙交错的局面几乎必定代表着惨烈的厮杀,在蒙古人日夜不休的袭扰之下,临潢府军民不可能有半天安枕,他们会像面对狼群袭击的羊群,不断地失血死亡,直到损失殆尽。

    不过,实际发生的事情和老卒们的预判有所不同。

    或许是因为狼群的凶悍程度不如当年,又或许是因为羊群里混杂了许多尖牙利齿的猛犬,鱼儿泺附近的汉人和蒙古人,在这半年里保持着和谐友善的关系。当驻在临潢府的总管时青大肆修路架桥的时候,许多蒙古人还相应他的征募,过来卖苦力换吃的。

    也有人劝谏时青,说雇佣蒙古人这种事情,在后方做做倒也罢了。但在边境,在深入蒙古人控制区域的地方这么做,会不会太危险了。

    这些劝谏都被时青当做耳边风。

    一来蒙古人再怎么凶悍,戍边的将士都是中原大乱中幸存下来的精兵猛将,大周子民上千万,上千万人里挑出的几万人,怎也没有不如蒙古人的道理,不至于怕他们。

    二来草原东部的蒙古部落近几年面对周军接连吃亏,大规模的部落陆续被打散,成吉思汗留下的千户那颜们都在收缩力量。留在本地的蒙古人不可避免地与周军屯堡产生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反复吃下周军的银弹攻势。

    这种局面下,蒙古人干活很愿意下力气,时青又不必太顾忌他们的待遇甚至死活,确是合格的牛马。

    为此冒一点风险,根本不算什么。

    作为积年造反的狠角色、大周派在临潢府的实权将领,时青在整个界壕沿线都有名气……他是能打的将领里最擅长捞钱的,也是捞钱的好手里胆子最大

    、最敢打仗的。

    很多人背地里都说,时青被皇帝从通州防御使的任上扔到临潢府,多半是因为捞钱太狠,犯了皇帝的忌讳。这种传言时青全都听在耳里,但他全不在乎,因为他很清楚,北疆正需要他这种思路活络的任。他到了北疆以后,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财源。

    比如临潢府里最大的一个毛毡场子,便是时青和他的部下们出资建设的。包括他本人在内,四十多个一起刀头舐血的老兄弟每人一股,个个发财。而且靠着无数红袄军旧部的紧密联系,他也早就打通了从临潢府到南朝庆元府的销售渠道。

    但时青生来就是个灵活而大胆的人物,贩卖毛毡的利益对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来说算得丰厚,却远不能满足他。何况大周和南朝宋国的贸易到了这等规模,那数字仿佛每天都在逼得他跳脚,逼得他去寻找更多财源。

    皇天不负有心人,新的财源在一个月前出现了。

    时青进驻临潢府以后,按照惯例严密安排哨骑,范围广至上百里开外。某日一名哨骑游走到鱼儿泊东面的丘陵地带,随手带回几块细碎光芒闪耀的石头,放在屯堡里当做装饰。。

    孰料他有个同伴是早年山东的矿工出身,十一岁就下矿井的。此君一眼认出这石头非同小可,乃是一块含铜量很高的矿石。

    这同伴将消息禀报给时青,时青又是个有心人,立刻带人直奔那片丘陵地带搜索。结果,发现了一处古时遗留的铜矿遗迹,而且是完全可以重新开采的。

    铜矿是什么?那就是钱啊!

    大金建国百年,一直受困于国内铜矿产量不高,铸钱技术低下,大周在这上头虽有提升,毕竟基础太差。这几年来随着各方用度剧增,越来越仰赖与宋人在淮南共有的几处钱监。但那里每年的产出也只有六十万贯,怎么够用?近年来宋国的钱币在大周境内通行得越来越多,听说耶律丞相都已经跳着脚打算恢复引发纸币了。

    这时候,如果时青能在草原上开拓出一处产量够大的铜矿……

    时青最初想过有没有可能自家把这铜矿昧下来,自家偷偷地发财。后来辗转反侧许久,估摸着这样的好处绝非一个兵马总管能拿捏住的,万一事有不谐,怕不得掉脑袋。所以他把这消息以机密形式发了回去,不久就迎来了一个专门组建的团队,开始正正经经地开发。

    要说这支开矿的队伍也真有一手,他们只用了两个月勘探矿区,随后大量的时间都在修整道路、贯通水渠、夯平场地,用的工具如这种搬运史料的辘轳,也都是带着大量铁件的新鲜家伙。

    更重要的是,这开矿队伍与时青想法相似,招募的蒙古人极多,给工钱也爽利。最多的时候,这处工地聚集了足足两千多的蒙古汉子,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蒙古人得了钱财布匹,又多有赶到临潢府去换取盐、茶和酒的,连带着临潢府的商贾也捞了好处。

    只是到了这几日,外围工程渐渐收尾,用的人才少些,但也维持在百多人上下。

    奇怪的是,从昨天起,本该骑马赶来开工的蒙古人忽然少了许多,昨日实到的只有四十多人,今日才来了十几个,而且事前全不打招呼。就算误不了什么事,终究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眼看这一段的水道石板已经铺设完毕,时青从大车上跳下来,准备去找开矿队伍的护卫首领问问情况。才迈了几步,忽见远处一溜烟尘由远及近,有骑士飞驰而来。

    免费阅读.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