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正文卷 第79章∶李世民声望,达到顶点!

作者:八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5 13:49:1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一枕娇 玄学种田,科学修仙 五胡不乱华:三国之白马将军! 大人,请披上这件黄袍吧! 和离后养崽日常 折枝(双重生) 故人之妻 摄政王的心头宠(重生) 

    大唐。

    是啊…是啊,是啊!

    大唐煌煌天威,虽虎落平阳被突厥欺负之,但岂是一个小小炎国能够放肆!

    李世民是一个骄傲的帝王。

    戎马生涯从未失败,几次挽大唐于危难,被太上皇封无可封只能给天策上将名号。

    他啊,太多太多荣耀了。

    数之不尽。

    所以。

    怎能容忍,一个小国也敢在突厥之后进犯大唐!

    打!

    这仗必须打!

    这是他上任的第一个年头。

    李世民要让那炎国知道,也让突厥、大唐子民们看到,他,李世民!不是懦弱之君!

    此战意义重大。

    是他李世民上位后,对敌国的第一次主动开战,大唐国内、包括突厥等国,肯定无数双眼睛盯着。

    所以,这仗必须胜!

    还要胜的漂亮!

    用小小的炎国,来当他的扬名之战,也算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有关于战将选择,李世民思考几天,最终还是决定程咬金。

    他对这一员虎将,也是非常喜爱的。

    这混世魔王看似膀大腰圆,肌肉发达,说话之间不带拘束,好像没什么礼仪章程的模样。

    但实际上李世民却知道的很清楚,程咬金这家伙就是典型的外表粗犷,但内心却非常细致。

    就类似于歇后语中所说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程咬金就是个这样的人,这家伙比谁都会算计,而且满肚子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主意。

    当初大唐定天下,程咬金从中可是出了不少力,使得一些奇谋诡断,也是让唐军受益良多。

    所以,交给他统领军队出征,李世民很放心。

    “陛下,虽然俺老程也很想打仗,但这个节骨眼会不会太急了。”

    程咬金想了想,继续说道:“咱们大唐里,可还乱的很呐,突厥南下的余波还在,不安内,而是向外打去,还要打仗?”

    李世民笑道:“不错,大唐国内紊乱,各大世家也都还没谈好,但!也正因此,才更需要一场战争!用来把他们眼球全部吸引住,并且用完美的胜利告诉他们,这继位的大唐君王,也便是朕,朕!掌管着大唐八成以上军队!”

    “用一场完美胜利,再加上八成军队,可让朕于谈判桌,对那些世家有更高的姿态谈判。”

    “而炎国自梁国脱离出来,它又屡屡犯我大唐边境,显然,师出有名,是最合适的征战对象!”

    程咬金牛眼瞪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俺老程明白了。”

    “哈哈哈,那这仗,俺老程打!必须打,狠狠地挫他炎国之威风!”

    李世民笑道:“那咬金,你且随朕来吧,去看看你要统领的军队,趁着这段时间,和他们多磨合磨合,然后北上出关,攻伐炎国。”

    李世民领着程咬金离开,一路上程咬金泛着牢骚,自己能带领怎样的军队。

    而当他来到一处校场,看到校场内全部都是深红色战甲军士后,大惊失色。

    “陛….陛下!这是朱雀营,这….这这这,他们不是被灭了吗!”

    下意识的,程咬金因为恐惧后退一步。

    李世民看在眼里,哈哈大笑:“哈哈哈,咬金,看你怕成这熊样。”

    “他们是朱雀营没错,但!他们是….属于我大唐的,朱雀营!!”

    话音落下,不等程咬金回答,李世民往前迈上高台,张开双臂。

    也在刹那间。

    校场下长安版朱雀营,全体3000将士,一名名,一队队,军容严整,猛的整齐半跪。

    嘴里掷地有声。

    “吾等朱雀营,参见陛下!”

    “吾等朱雀营,参见陛下!”

    “吾等朱雀营,参见陛下!”

    “…….”

    轰隆隆….

    声音整齐,宛若一人。

    这一幕过于震撼,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刚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军队,会如此的精锐。

    而程咬金则激动道:“我去,陛下,不是吧,伱要让俺统领他们,真的假的?”

    能统领精锐的军队,是每位将军毕生诉求,此刻机会就在眼前,程咬金怎能不激动!

    而且,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朱雀营!

    虽然不是楚王那只,但装备却是实打实的!他老早就眼热楚王那四只精锐之军了,以前和楚王关系好,缠着让他给自己也带一只,但都被拒绝。

    可郁闷了。

    “哈哈哈,咬金,这就是你未来要统领进攻炎国的军队。”

    “朱雀营擅攻伐,我们没楚王的训练方法,但也有属于我长安的攻伐兵法,他们!定不会若楚王的朱雀营!”

    “你,可有信心统领他们,取得胜利?”

    李世民目光灼灼的看着程咬金。

    程咬金激动到同样半跪:“俺….呸!陛下,程咬金,定不辱命!”

    “好,好好好!”

    李世民连道几句好,随后目光仿佛充斥着烈焰:“是时候,让天下,知道他们的帝王,没有因渭水之盟颓废了。”

    “咬金,就由你带领朱雀营取得胜利,让天下皆知,大唐!即将雄起!”

    ….….….….….….

    另一边。

    京兆府。

    长安县和万年县的两位县令,正在京兆府衙门里大打出手。

    “我们长安县,种植小米一万一千户,比你们万年县整整多了一千户,这十头耕牛,必须先给我们!”

    “滚!你们长安县已经有五十头耕牛了,我们这里才只有三十头,你们还想要?太贪心了吧。”

    “别说这些没用的,反正这十头耕牛,我要定了!”

    “你凭什么要?我万年县的红薯农户现在载种上的才不过一百多户,就等着耕牛呐。”

    “那我不管,你们自己想办法的,今天的这十头耕牛,我全都带走,我已经给京兆府尹大人说好了。”

    “我早就说好了,你不要逼我咬人啊。”

    “你来咬,咬,我还怕你不成?哼!你咬了,你们万年县的那些耕牛都得赔给我。”

    “做梦,你想屁吃!”

    “.……”

    长安县县令和万年县县令口吐芬芳。

    两人你吵我夺,谁都不让谁。

    没办法,牛太少了。

    这一次,按照耕地位置分发小米种子,全都控制在长安周围,自然,就逃不掉万年县和长安县两县了。

    这两县的范围正好把长安及其周边给分了。

    所以,面对现在自己治下缺少耕牛,红薯农户急等着补种的情况,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谁都想不到,现在,两个县令,不过为了十头耕牛就大打出手了。

    唉….

    说多则泪多。

    当春季到来后,两位县令就开始疯狂调查自己治下的范围里还有多少耕牛。

    不过,原本对于耕牛来说是不担心的。

    一万户的庄家,算算也就是五千亩地。

    简单!

    毕竟不论是长安县还是万年县,可都是大县,县内的耕地数量远超这个数。

    以往春耕都不会耽搁。

    但是,谁能想到,去年突厥兵临渭水,长安城包括附近的百姓人人惶恐,商户不卖米与菜,都争先跑路,导致百姓们只能宰牛吃,耕牛的数量急剧下降。

    按照官府登记的耕牛信息一个一个的找过去,想要征用,可….

    不看到还好,一看,却….令人惊恐。

    一百户里头能找出来半头耕牛,都算是谢天谢地。

    至于活着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下子,两位县令彻底慌了。

    若是在规定时间内,再种不下小米,那后果…..他们无法想象。

    不知道未来,会再饿死,多少人….

    所以耕种粮食,别说是百姓了,就是他们两人都不允许出现什么意外,没有办法,只能跑到京兆府来找京兆府尹!

    也就出现了这么一幕。

    “好了好了。”

    “都别吵了。”

    这个时候,京兆府尹萧瑀走了出来。

    脸上,带着微笑。

    “陛下那边传来消息了。”

    “耕种的事情,有救了。”

    嗯?

    听到萧瑀这话,长安县县令和万年县县令精神都是蒙的一震。

    “那萧府尹,牛呐?牛在哪里?”

    两人异口同声的吼道。

    萧瑀无奈道:“就在外面呐。”

    “两位,走,出去看看。”

    但他话音刚落,两人直接松开他的胳膊,争着抢着朝外冲了出去。

    牛!

    有牛了!

    终于能把粮食种下去了!

    萧瑀苦笑着摇头。

    拍了下袖子,也跟着走了出去。

    不过….当两位县令站在京兆府大门口的时候,望着两侧来往的百姓,顿时懵了。

    牛呢?

    一头牛的身影,都没有!

    “萧府尹,牛呐?牛呐?”

    “为什么,没有牛啊!”

    长安县令大叫了出来。

    “是啊,萧府尹,现在事情危机,你可不能这样坑我们啊。”

    万年县县令附和着大吼。

    这两人的声音,也让来往的百姓看了过来。

    听到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的吼叫声,百姓瞬间就懂了,这是来京兆府给京兆府尹萧瑀要牛呐。

    只是,这里哪有牛啊?

    百姓们面面相觑,也都没有看见。

    空荡荡的京兆府门口,只有一堆分辨不出来是什么东西的玩意。

    萧瑀苦笑着走了出来。

    他深吸口气,抿了下嘴角。

    “两位,不要急嘛。”

    “耕牛,没有,但是,我找到了比耕牛还要用的东西。”

    “曲辕犁!我大唐工部的最新农具,比什么耕牛都管用!”

    萧瑀伸手,指了指分成两堆得曲辕犁,说道。

    长安县令:???

    万年县令:???

    两人茫然的看着萧瑀,一幅你把我们当蠢人的模样。

    什么鬼?

    你再说一遍?

    这东西,比牛好用?

    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么?

    曲辕犁是什么鬼东西?

    曲辕犁曲辕犁,不也就是一种犁么?

    没有牛,这犁怎么用!

    “不是,萧府尹,不能这样糊弄啊,这什么曲辕犁,当不了耕牛用啊。”

    “这….耕种如何是好啊。”

    万年县县令脸色一垮,整个人都怀疑人生模样。

    萧瑀说实话,也有点对不起自己麾下的两员大将。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啊。

    今天他刚要去皇城问一下李世民,商量下到底该怎么办。

    谁能想到,房玄龄他们正巧从皇城出来,直接把这东西给了自己。

    说是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耕牛,陛下也没有!

    但是曲辕犁,足够代替耕牛!

    甚至萧瑀都不知道这曲辕犁有啥用,但就被房玄龄硬塞给塞到了这里。

    没办法,耕牛恐怕是真不够了,萧瑀也只能把房玄龄‘糊弄’自己的话,用来糊弄自己这的这位大将吧。

    “咳咳….这东西,陛下可都说了,比耕牛还要珍贵,宝贵着呐。”

    “说是一个曲辕犁只需要用一头牛,甚至不用牛都能行,快快拿走吧。”

    “速度比长直犁快得多,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如此天大的宝贝,你们真的占了大便宜。”

    “算下来,你们每个人的耕牛都直接翻倍了。”

    “今天这十头耕牛,你们一人五头,正好把这些曲辕犁也给拉走。”

    “去吧去吧,不要让陛下失望。”

    萧瑀说罢,转身就撤。

    娘的,他是待不下去了。

    说的这话,他都没脸听。

    骗鬼呐真的是!

    还不用牛就行!

    说得轻巧,怎么可能啊。

    不过,陛下既然这样说了,自己这个锅也只能先甩一下。

    哗啦!

    当萧瑀进去,京兆府衙门的大门,直接关上了。

    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两人都想哭。

    曲辕犁!

    这什么东西嘛,这么小点点,一个个的,能有用?

    可这是陛下给的,不能不要啊。

    再看京兆府都已经关门了,怕是柴大人现在也头疼。

    先这样吧!

    最少,今天也是要来了五头耕牛!

    “带走带走!”

    “回去回去!”

    “把这些东西,都交给农户去。”

    长安县令立马朝跟自己来的小吏吩咐。

    不管了。

    反正是陛下给的,自己也这样给农户说。

    东西,自己已经要了,起码给农户也有个交代!

    万年县令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机立断,直接也吩咐人拉着去给农户们交差。

    那些围在京兆府衙门门口的百姓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的茫然无比。

    刚才萧瑀的话,他们可也都听见了。

    曲辕犁?

    陛下给的?

    只需要一头牛一个人就能操控?

    速度还比长直犁快?

    甚至不用牛都行?

    骗鬼呐。

    怎么可能!

    百姓们无法相信,一牛一人是什么画面?不用牛又是什么画面?

    他们想象不出来。

    千百年来,二牛抬杠也就是二牛三夫已经在他们脑海中固定死了。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下来的。

    这突然遇到打破了固有想法的曲辕犁,皆是不敢相信!

    “陛下这是没牛了吧,用这东西糊弄人,还宝贵,宝贵个啥呐。”

    “估计是这样,不知道今年这春耕,能不能行了。”

    “哎,估计要饿死不少人了….”

    “….…”

    百姓们交谈着,声音有些忧愁。

    人群渐渐散了。

    慢慢的,两位县令来京兆府借牛,到最后被陛下用一堆破烂打发了的事情,也传遍了长安。

    ….….….….….….

    郭家村。

    这是长安县的一个村子。

    这里也是一处重要的耕种粮食的地方,几乎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被选中了。

    无他,就因为这里距离长安太近了,可以说是紧紧靠着长安。

    “不知道这次县令大老爷,能不能借来耕牛。”

    “唉….旁边的刘家庄,都已经有耕种的了,我们这里可连一户都没栽种上,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谁说不是啊,春耕可不能耽误了时间,可是这耕牛一直不到位,愁死人了!”

    “没有耕牛,咱们这一百多户的小米种子,可该怎么栽种啊!当时户部的老爷可以说了,不能太过于耽搁时间,不然种子会失去活力,成为死苗!”

    “是啊是啊,这可怎么办!村正,你再去催催县令大老爷吧。啥时候给咱们耕牛?”

    “…….”

    村子头处,一群庄户面带愁容,朝着村里的村正纷纷喊道。

    郭家村的村正是位快七十岁的老人。

    他也是郭家村年级辈分最长的尊者。

    更是郭家村的主心骨。

    听着庄户们说的话,村正重重叹了口气:“各位,老头子我也急啊,我已经催了好几趟了。”

    “得得得,现在,现在我再去催一趟。”

    村正站起来,住着一根棍子,就要再去长安县衙一趟。

    春耕到来,不仅仅是他,可以说是长安县但凡有种植粮食的村子里的村正,几乎都要把县衙的门槛给踩烂了。

    没办法,都没有耕牛,这地,可该怎么种啊。

    “咦,看,是县令大老爷,是县令大老爷!”

    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位郭家村里的年轻人猛地站了起来,指着长安的方向,惊喜吼道。

    刹那,众人纷纷起身,抬头望去。

    可不是么,就看见县衙的队伍,已经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

    那村正见了,急忙迎了上去。

    “县令大人,县令大人,是不是有耕牛啦,是不是有耕牛啦?”

    这村正大声喊道。

    队伍很快就在郭家村前面听了下来。

    长安县令望着郭家村的老少,挥挥手,后面的小吏牵出来一头牛,还有五把曲辕犁。

    “这是你们郭家村的。”

    “好好栽种小米,不要辜负了陛下对你们的期望,本县令随时都会来视察的。”

    “县令大人,这才一头牛啊。”

    “这….不够啊,我们不要这些犁子了,县令大人,再给我们一头牛吧,最起码也要两头牛啊。”

    村正嚷叫。

    “什么不够!”

    “这耕牛,给你们已经不容易了,不要,我再带走!”

    “哼!”

    “还有这些曲辕犁,可是陛下给的宝贝,说是一牛一夫足够驾驭,甚至不用牛都行。”

    “拿好!曲辕犁就赏你们了,耕牛给本县令看好了,这个还要收回!”

    长安县令说罢,匆匆带着队伍再朝下一个庄子赶去了。

    长安县令走后,郭家村的庄民都围了上来。

    “村正,不够啊,才一头牛,这….这怎么能犁地啊。”有人立马叫道。

    两头牛才能犁地,这已经是他们的固有印象了。

    “是啊,还有这小犁子,能有啥用,还珍宝,陛下也太糊弄了吧。”

    “就是,村正,村正,这让我们怎么耕?”

    “….…”

    村民们十分无辜,面面相觑。

    他们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村正看着就一头耕牛,也是觉得脑袋大,脖子粗,完全没有什么好法子。

    他所接受的一切耕地教育,全都是两头牛才行。

    没有人告诉过他,一头牛还能耕地。

    但是现在!

    情况特殊!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然再耽搁下去,红薯种子坏了,这个责任,没有人能担当得起。

    他看着摔在地上的五把曲辕犁。

    这么单薄,能有啥用?

    不过他心里这么想着,可嘴上却坚决道:“陛下不是说了么,一头牛足够了,走!干活!不能再拖了!!”

    “把牛还有那个什么….曲辕犁,对曲辕犁拿过来。”

    村正喊道。

    他带着人直奔田地。

    一头牛,怎么办?

    他脑子里全都在想这个问题。

    可都到了田里,也是想不到该怎么解决。

    看着田头那些堆放着的长直犁。

    这….一头牛实在不是办法。

    不管了!

    试一试曲辕犁吧!

    只能这样了。

    不然,还是光愣着,白白浪费时间,耽误补种红薯,可真的要酿成大错了。

    “把牛牵过来,还有犁,拿过来。”村正大叫。

    “村正,就一头牛,怎么耕啊。”立马就有人喊道。

    村民围着一圈,眼睛都落在村正身上。

    大唐这个时代,村正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当然是用陛下的曲辕犁!”

    “一牛一夫!不是说了么?”

    村正立马喝道。

    “就这个?这个劳什子的曲辕犁也太….小了,能行么。”

    村民推着曲辕犁,完全不相信:“我们还是想想办法,用咱们的犁吧。”

    村正摇头:“不行!长直犁太大了,一头牛撑不住。”

    “快点,拿过来,既然陛下这么说了,肯定就有道理。”

    立马的,有人拿着曲辕犁过来了。

    村正指挥着套上。

    “这能行?村正,这也太小了吧。”

    “这曲辕犁是不是长直犁的孙子,这得犁到什么时候去?半亩地都得犁上半天吧。”立马就有人吐槽。

    引来周围众人哄笑。

    “别废话!”

    “走!试一试。”

    村正指挥。

    那农户无奈,就算心里无比看不上这曲辕犁,但也只能试一试。

    催动耕牛。

    曲辕犁也动了。

    立马就有人想要再笑出来,但是当看到曲辕犁所耕过的地后,却怎么笑也笑不出来了。

    这….

    刹那间,庄头的人都寂静了。

    他们的眼神变得很快,盯着那一排耕地,整个人都觉得炸裂。

    这也太好看了吧。

    泥土均匀的翻到了两侧,地里之前的庄稼被连根铲断。

    深浅合适。

    还笔直无比。

    “村正,我就说了,不行吧。”

    “再想想办法接下来该怎么….”

    那扶着曲辕犁的农户扭头直接朝后面的村正喊道,但当他望见自己身后的耕地时,整个人都傻了,话,也立马顿住了。

    我的天!

    他发誓,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耕地!

    这犁….

    立马的,这庄民紧紧攥着手里的曲辕犁,难以置信!

    神奇!

    而且,真的是只用了一头牛,还那么的轻巧,自己一个人不费力的就….就搞定了?

    这怎么可能啊!

    如果在以往,最少也要三个人!

    可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耕了那么长了,但自己丝毫没有察觉,再回头看耕地的痕迹,整整齐齐,漂漂亮亮,远超长直犁那样的大阵仗所耕出来的痕迹。

    瞬间,这农户就反应过来了。

    曲辕犁!

    真的如同陛下所说,这对他们百姓来说,乃是稀世珍宝!

    可笑的是,刚才自己竟然还嘲笑它。

    不可思议!

    万万的不可思议!

    村正蹲下,抓起来了一把土,眼眸之中全都是震撼。

    他立马转头盯向了旁边剩余的四个曲辕犁、

    “你们,去,试一试!”

    “快去试一试,不用牛,看看能不能耕地,快….快!!”

    村正的声音颤抖着,沙哑无比。

    现在他的心情真的是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眼眸中泛着炸裂的光!

    如果曲辕犁能够不用耕牛,这对于整个郭家村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这些住在长安城外的百姓,可以说是大唐最普遍的百姓了

    他们一年四季,唯一想着的事情就是庄稼,除了庄稼还是庄稼!

    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栽种庄稼就要耕地,而耕地以往所用的耕牛,这一个庄子加起来要花的租赁费,乃是一笔天文数字!

    郭家村是没有耕牛的。

    每次耕地都要去邻村租赁。

    不仅要花钱,还要看人家的脸色,如果人家哪个村忙的话,是不会管自己的。

    曾经郭家村是有耕牛的。

    但是,那耕牛是好几家一同买的,一个人是买不起的。

    但因为是一起买,其中牵扯的事情又太多了,谁先谁后,都要争执半天,最后索性又把那头牛给卖了。

    然后,整个郭家村便没有属于自己的耕牛。

    只能看其他庄子的脸色。

    而现在!

    假若….假若这曲辕犁能摆脱耕牛,对于郭家村来说,将是一个巨大巨大巨大的好消息!!

    村正说完,旁边就已经有精壮的农户拿起了曲辕犁。

    村正的意思,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呐。

    “我扶着,你们拉!一个人不行,那就两个人,三个人,咱们有人,咱们有力气。”

    “试一试!”

    “….…”

    立马有人指挥。

    很快,三个精壮的农户拉起了绳子,扶着曲辕犁犁的农户则是用力的攥紧了扶手。

    “走!”

    村正大吼。

    顿时,那三人同时用力。

    曲辕犁,动了!

    速度,虽然比不上耕牛牵引,但是,速度也并不慢,甚至于,足以媲美曾经两头耕牛拉着长直犁的速度了。

    而且后面的农田,耕地的完成度,丝毫不弱于旁边牛耕。

    “行!真的行!村正,村正!你看,陛下说的没错,这是….这是宝贝,这真的是宝贝啊!!!”

    “啊啊啊啊啊啊!能耕,能耕,不用牛也能耕田了!!”

    “我的天!老天爷啊,我的陛下啊,这….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咱们郭家庄,有救了,有救了,不用牛竟然都能走!”

    “这曲辕犁,哈哈哈….真的能走,真的能耕地!真的不用牛都能耕地!!”

    “…….”

    当看见这一幕,这里围着的郭家庄村民彻底炸裂了。

    谁都没有想到,曾经他们在梦里梦见的场景,现在,真的实现了!

    不用牛!

    只要用力气就能耕地!

    这对于百姓来说,真的是如同天降甘霖一般。

    曲辕犁!

    这就是曲辕犁的实力么?

    村正死死盯着四人身后的耕地痕迹。

    他们当真,惊喜至极!

    “陛….陛下!之前是草民….是草民有眼无珠,是草民有眼无珠!”

    “陛下,陛下,草民给你磕头了,草民给你磕头了,你和工部都太厉害了。”

    “多谢陛下的赏赐!”

    村正热泪盈眶。

    甚至,直接跪下了。

    对着长安的方向。

    哗啦….

    而一下子,其他的郭家村农户,齐齐跟着村正,对着长安皇城的方向,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

    他们真诚的道歉。

    他们真诚的为自己之前的有眼无珠而感到惭愧!

    如此珍贵的农具竟然都免费发放给了他们。

    他们,还有什么要抱怨的呢?

    “去!去!”

    “其余三个曲辕犁,也开动,也用上!”

    “其他人,去拿粮食种子,哈哈哈….咱们郭家庄,不种完,不睡觉!”

    “快去,快去!!”

    村正大吼。

    郭家庄的农户们疯了。

    曲辕犁全都用上了。

    精壮的百姓轮流着。

    一行行的耕地,全都被开垦翻耕了出来。

    粮食种子,整整齐齐,仔仔细细的被栽种了下去。

    整个郭家庄,一片火热。

    曲辕犁!

    这个东西,让农户们的灵魂都沸腾了!

    不仅仅是郭家庄,此刻,那些栽种粮食的村子,全都炸裂了!

    曲辕犁的作用,彻底的被发挥了出来。

    整个长安周围,热火朝天!

    而这个消息,开始迅速传播。

    曲辕犁如此之恐怖的作用,怎么可能不被传出去。

    它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远….

    李世民和工部的声望,也因曲辕犁达到历史之最。

    有这个曲辕犁,谁还记得李世民弑兄囚父?谁?

    即便是有,那也只是小部分!

    众人歌颂着大唐帝王的伟大。

    李世民的声望攀到顶峰,而那些百姓,他们不知道,或许….永远都不知道,曲辕犁不是出自李世民和工部。

    而是那个….曾经轰动整个长安城的惨案,出自,楚河村之手。

    他们不知道,不知道,永远也,不知道….

    ….….….….….….

    又过了一个月。

    时间发酵下,因为曲辕犁,李世民声望达到极致。

    再加上程咬金和朱雀营默契足够,李世民知道,自己等待的机会到了。

    所以,他趁此在朝堂中,发布要远征炎国的政令。

    顿时,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即招来了朝中保守派势力的一致反对,这些保守派势力也并非要和李世民作对。

    只是纯粹觉得眼下大唐百废俱兴,攘外必先安内,因此才纷纷在朝堂上表示反对。

    只不过李世民声望达到了顶点,加之又私底下和长孙无忌等人串通过了,因此在朝中六部尚书,以及中书门下主事人当中,超过一半意见表示支持的情况下。

    李世民最终拍板决定,大军开拔!远征炎国!

    尽管这远征,对于眼下百废俱兴的大唐来说并不合适。

    但是!

    谁让李世民如今名望高。

    不只是百姓期待他继续做出功绩,就连文武百官,也是….期待至极!

    纵使是保守派,也对此次出征没太大反对。

    象征意义阻拦一下,便全力支持。

    百姓们、将士们、朝廷百官,他们都在盼望着,这位曾经的天策上将,如今的大唐帝王,带领着他们,走出一条强盛之路。

    从,炎国开始!

    目光炙热!

    举国上下,可谓万众一心!

    即便是国库粮食所剩不多,但还是拨出一部分用于让大军开拔。

    由程咬金率领3000朱雀卫,加之幽州大都督柴绍率领2000玄甲骑以及5000幽州骑策应,防止朱雀营于大漠被敌国骑兵吃掉,再加上4万辅兵,浩浩荡荡,就这样从长安城出发了。

    当然,柴绍还在幽州,所以玄甲骑在抵达幽州之前,将由尉迟敬德率领北上。

    等抵达幽州后,由于柴绍更懂大漠以及炎国附近环境,所以由他接替率领玄甲骑,率领2000玄甲骑与5000幽州骑,以辅助程咬金的3000朱雀卫为主要任务,共用北伐。

    而尉迟敬德,则是接替柴绍,暂时掌管幽州。

    幽州还有许多隐太子残党没清理,为了防止他们闹事,北境另外两名大将军,亲王河间王李孝恭和大唐虎将李大军,也会时刻响应尉迟敬德号召。

    防止幽州事变。

    出发了,除了5000幽州骑是在幽州,足足四万五千人大军,携五十万担粮食,浩浩荡荡于长安城出发,北征炎国!

    虽然作战兵力只有区区1万人,可大唐以精锐立国,而且这1万人,除了幽州骑次点,那2000玄甲骑与3000朱雀营,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对付的,只是于梁国分家出来的炎国!

    此战意义重大,是李世民登基后对外第一战!

    所以。

    李世民以及诸多武官做过调查,他们知道炎国与梁国闹矛盾,若出征炎国,梁国与突厥绝对不会援助。

    甚至梁国与突厥,还巴不得他们来攻打炎国!

    一万军力,再加上幽州全境策应,够多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历史上的大唐中期,也经常是几千人征战敌国。

    他们此次,还是一万精锐呢。

    .

    ….….….….….….

    开封城。

    帝国大军出征消息,郑继伯和郑元洲也是收到了。

    他们郑家在朝廷的官员极多,可以说五姓七望都是如此,所以除了长安城,五姓七望各大家主是第一时间收到出征消息。

    “爹,楚王能挡住吗?虽只有一万,但!保不准到时候,突厥还会帮李世民一起攻打炎国雁云城,甚至是….背刺。”

    郑元洲忧心忡忡。

    这段时间,他们郑家加大了与楚王部的合作与联系,自然希望楚王获胜。

    郑继伯一双老眸泛起涟漪,杵着拐杖平静道:“能否挡住,老夫也不知道。”

    “只不过,我们可以尽最大能力去帮助他。”

    “元洲,去!派人速速起草书信,把此次秦王目标,出征具体兵力与大概抵达时间等等,都于书信写下,然后发给楚王和江东。”

    郑元洲脸色凝重:“明白了,爹!”

    郑继伯点点头,旋即看向天空,浅笑道:“呵呵,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

    炎国。

    大唐国内大多数人,认为抵达炎国边境,炎国人才会知道大唐大军入侵。

    可谁能知道,五姓七望有一家是心向炎国的呢。

    距离程咬金、尉迟敬德率兵出征一个月时间,他们这会才刚到幽州,而炎国就已经收到他们出征消息,以及具体情报了。

    这就是情报的好处。

    情报,永远是一场战争最为重要的眼睛。

    辛弃疾带着刚刚取得的情报,迅速赶往雁云宫。

    当他抵达雁云宫,楚王、如今的炎帝,则正在享受着萧皇后的捶背。

    萧皇后嫁给楚王,细数下来,也将近三个月时间了。

    从开始的盼望有人救出自己,拯救雁云城,到现在,春季最合适出征的季节都没人攻打炎国,已经….几近绝望,趋于认命状态。

    有点类似于义成公主,心,逐渐的死,不再对救援与光抱有希望,然后时间越发流逝,便….彻底服从于….霸占着她们的男人。

    所以此刻哪怕萧皇后捶背,做着如此丫鬟般的举动,也没觉得什么,毕竟再怎么抵抗也不会有人救自己,只能逆来顺受。

    “殿下,急报!”

    辛弃疾刚刚进门便是大喊。

    李宽闻言,放下手中兵书,也示意萧皇后停下,然后这才问道:“怎么了,慌慌张张的。”

    辛弃疾举着书信:“大唐,进军我炎国了!”

    李宽眼眸闪烁。

    而站在他身后的萧皇后,也,美眸不经意间,触动了….一下…..

    ….…….….….….

    ps∶求一些月票,感谢感谢!!

    (本章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